笔趣阁 - 网游小说 - 妙手医妻: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在线阅读 - 第383章

第383章

直到有一天,竟然看到再熟悉不过的两位军医,来到了农场这边。    原来他们收到信之后就一直准备,过来交流的事宜。    只不过流程走下来,也是耽误了不少时间    那两位医生看到周卫国,脸上渐渐淡去的伤疤和清亮的眼睛,简直又惊又喜。    得知是他们此行拜访的对象,给治好的,一时欣喜这趟估计来对了。    他们这次是来拜访报道中,擅长“断肢重植手术”的那位周大夫。    当时上级交给他们这篇报道,让两人感到无比振奋。    传回消息的人,告知表示那位周医生人品高尚,愿意推广这个手术技巧。    感动之余,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。    决定全力以赴,尽快赶过来学习,和掌握这项手术技术,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改变。    这项手术,虽然在沪市有过首例成功案例,但毕竟仍在摸索中,技术仍不成熟。    至今为止这项伟大的外科手术,还属于一项前沿的外科技术。    相信如果能掌握核心技术,就能够为许多,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断肢的伤患,带来新的希望。    与此同时。    镇医院那边,也迎来一批过来学术交流的团队。    不止有沪市过来的专家,县医院院长也带着两位外科医生,过来凑热闹。    严文烁虽然早就收到通知,至今为止仍不敢置信。    他们这小镇医院,设施落后,医术更谈不上质量。    怎么就把这群大神给吸引过来了。    了解了前因后果,严文烁才恍然大悟。    原来这里面都是江记者在推动,人家把周大夫给小孩接上手掌的新闻稿,发到省里不说,还发沪市医学方面的报纸投稿。    这才引起本就重点研究,这一外科项目的医生团队过来。    周璇的小院里。    六月酷暑,天气热得在屋里待不下去。    周璇把两位医生请到凉亭里招待。    这里时有微风轻拂,比里面可凉爽多了。    两位军医一位叫高阳,另一位叫秦海涛。    聚精会神的听着周大夫讲述,“断肢再植术”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注意事项,和需要改进的设备。    两个人都认真拿本子记着,周璇所说的每个要点。    郝建兵和林秀芹也在旁认真听着。    不过两人没有都想要学外科的想法,也就听听,了解一下罢了。    看着自信侃侃而谈的老师,让两位资深外科医生都面露钦佩。    郝建兵这才知道什么叫妖孽,什么叫天才。    高阳喝了几口放凉的菊花茶,才要询问问题,忽然听到汽车引擎声。    这声音周璇他们,一听就知道是医院的救护车。    还以为又有什么棘手的病患,需要周璇出手。    听了廖勇的话,几人面面相觑。    竟然有沪市的交流团,特意过来找周璇做学术交流。    郝建兵和林秀芹面面相觑。    什么时候老师的名气,都传那么远了吗?    周璇低头沉思,向廖勇询问对方打算休息一下,还是现在就要进行交流。    第632章 自惭形秽    廖勇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,声音都拔高了几分。    “听说沪市的几个外科医生,昨天在县城休息了一天,先去拜访过县城医院。他们才坐今天第一班车来的,如果周大夫方便的话,想今天就开始。”    周璇看了手表,下午一点多,时间还不算晚,决定过去会会他们。    高阳和秦海涛自然不想错过,难得的交流机会,正好一起过去。    为了让这些人更加直观了解“断肢再植术”。    严文烁派人过去接所有做过,“断肢再植术”的几个患者过来。    美其名曰,周大夫特意过来给他们复诊。    结果是那个断掌的孩子先到的。    小石头是他妈妈陪同过来,调养了两个多月,小石头小脸气色红润,眼睛明亮有神。    忱建波半蹲着仔细打量着,小男孩握着钢笔的手。    无论是抓握能力,还是使劲时的力道,通通都在标准线。    如果不是手术缝合痕迹,忱建波都不相信,这是两月前才刚接上去的。    虽然他也成功做了一例“断指再植术”,但其中技术及成功率仍有待提高。    但就这样已经叫他们振奋鼓舞了。    忱建波深信,只要继续深入研究,一定能摸索出一套,系统正规的再植手术技巧,进行推广普及。    可就在他们摸着石头过路之时,竟有人在进行更高难度的“断掌再植手术”。    刚开始看到那份报道,没人会相信一个小城镇,竟出了个这样的天才人物。    还是忱建波抱着宁可白跑,也要来探究清楚的想法,一再向院领导申请才有此行。    现在亲眼见到伤患的恢复情况,怎不叫他们激动。    一个毫无先例可借鉴的断指续接手术,想把技术精通乃至推广,恐怕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,都无法真正掌握完善技术。    可如今真真切切,见识到有人已经先一步,跨越到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高度。    患者手掌分裂式截断,不仅重新接上去,而且目前来看,功能已经恢复了七八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