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678节
书迷正在阅读:当无cp男主动了心[快穿]、和学霸互穿后、我在七零种蘑菇、炮灰觉醒以后[快穿]、怪物们的男妈妈[快穿]、救我于世间水火[快穿]、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、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、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、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
这女子名唤李静宵,听到李严吩咐,慌忙提着裙子跪下,“民女拜见世子……” “我可还不是世子……你也无需跪我?”刘禅连忙将她扶起来,“我又不是我爹,也不是诸葛师傅,没有人向我下跪的,再说了……你这样的美人,该去多多的跳舞,不该拘泥于这些繁琐的礼数。” 别看刘禅在诸葛亮考教学问时,磕磕绊绊,低头不答。 可现在,看到美女……那活脱换了个人一般,十足的健谈,二十分的开朗…… 李严笑着介绍道:“这是臣的养女,名唤静宵,东吴会稽人,本是孙夫人的持剑侍女。孙夫人体恤下属,见我中年丧偶,家中连个女人都没有,就将她赐给我,本说是做我的随身侍女,可我见她年纪小,又是孙夫人所赐,就收为养女,让她跟我姓……” 向刘禅介绍完李静宵,李严连忙又转向静宵,“禅公子可是对舞蹈颇有精研,你还不快向公子请教。” 李静宵立刻行礼:“请公子赐教……” 刘禅难为情的摸摸头,真诚的说:“以往看过的那些舞蹈都在书上,你比书上跳的都要好,我哪里能指教的了你呢?” 李静宵羞涩的说,“那公子书上看的舞蹈是怎样的?不妨说出来,民女跳给公子看?公子再为民女指正,好么?” 刘禅忙道:“好,好!”于是就拉着李静宵跑到前面梅林之下,一边比划一边讲解起来,一边手舞足蹈起来。 刘禅不是不爱读书,只不过他爱读的……不是四书五经而已。 若是问他音律舞蹈,蹴鞠投壶,他可是能滔滔不绝说上一整天的。 这边厢,一对少男少女开始在梅林中翩跹舞动…… 李严满意的在一边看着,他和黄皓使了个眼色,两人轻步起开,似乎……很放心的留下梅林中这两个谈笑风生的少年人。 走进内室,李严笑容满面的说,“听闻,阆中黄氏与安陆黄氏、沔南黄氏都是一脉?可有此事?” “的确是一脉,我先祖正是尚书令黄香……黄忠老将军亦是我本族!论辈分儿……我可比他还要大呢!” 随着黄皓的话,李严拱手向这个只有十五岁的阉人行礼,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香……黄家之名,久仰,久仰!” 说到这儿,黄皓叹出口气,“怎奈家族中我这一脉没落了,少时父母离散,不知生死,我迫于生计,只能被送入刘璋府中服侍女眷,又被迫阉割,成为阉人……后刘皇叔入川,攻下成都,因为禅公子与我年龄相仿,选奴仆时一眼就挑到了我……否则,还不知道我将在这乱世中如何漂泊?” 听到这儿,李严也感同身受一般的叹出口气。 别人看不上黄皓一个阉人,可他李严心思活络,看的真切…… 刘皇叔可不年轻了,而刘皇叔的亲生骨血目前为止唯独刘禅一个,刘禅这世子位是八、九不离十的…… 李严的眼光看的远,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算了。 “我出身南阳,也是辗转才流落到益州,我能体会到黄公子的这份苦楚……”说到这儿,李严指着院落中那梅花下翩翩起舞的两人,“咱们都是苦命人,日后可要互相扶持、提携呀……” 黄皓瞬间就体会出李严这话中的深意。 “李将军的意思是……” 不等黄皓把话讲完,李严突然又变得笑容满面起来,“多谢黄公子将世子领来……我这边还有礼物要送给黄公子,请……” 这……礼物? 黄皓惊愕的望向李严,这是他这辈子,第一次受到如此尊重! 当然,他也理解,或许……他在李严眼里“奇货可居”……不,是刘禅公子更奇货可居! ——似乎,这样也好! 当即黄皓眨巴了下眼睛。 李严的目光也直视向黄皓,两人眼波一闪,心照不宣! …… …… 成都,左将军府内,诸葛亮在正堂满面春风的指点沙盘,含笑说道:“好啊,三巴收服后,我与主公昔日定下的那隆中对的战略又进了一步。” 诸葛亮站起身来,面朝沙盘,感慨连连,“北击曹操唯独这两条路,一条襄樊往上,直击宛洛,一条从汉中或出祁山,或过秦岭进击关中,如今云长父子定下襄阳,兵锋直指樊城,翼德与主公又夺下三巴,破瓦口,攻下梓潼…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北上收服樊城与汉中了。” 诸葛亮这么感慨…… 语调罕见的激昂,俨然……一连串的军报,让他的心情颇为晴朗。 同样身处左将军府正堂的杨仪提醒道:“诚如丞相所言,北击曹操的两条路,一是樊城,一是汉中,不过……这一月巴中战火风起云涌,三将军妙计层出不穷,怎生……荆州那边却是按兵不动,之前在那关家四郎的谋划下,荆州军不是攻势正猛、连战连捷么?怎么突然……” 杨仪想说怎么突然“蔫了”,可这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。 这对关家父子再“蔫”……也把江夏、襄阳打下来了。 他杨仪有什么资格评判? “威公,我知你的意思。”诸葛亮的目光凝于沙盘上襄樊战场,他指着襄阳与樊城中间的那条荆江、汉水,轻声道:“如果我所料不错,云旗是在等涨水期……” “涨水期?”杨仪恍然大悟。 襄阳与樊城一水之隔,荆江从中穿过,两岸无论是襄阳还是樊城……靠近荆江的一边,城墙均极低,也就是说…… “军师的意思是,这一对关家父子打算与曹仁打水战?” 诸葛亮沉吟了一下,方才言道。 “也可能是水攻……” 之所以他会如此说,是因为他的夫人黄月英抵达荆州后,致信于他。 提及关麟有意利用荆水、汉江做一番文章,考虑到樊城临江的城墙并不高,那么……就很有可能是水攻,利用涨水期的水攻。 “水攻……”杨仪疑惑的问。 诸葛亮却是轻轻甩袖,“襄樊那边有云长父子在,我还是放心的,你、我也无需妄自议论了,不过……那边战事的来临,怕是要到来年的七、八月份,方才能打响了!咱们不妨拭目以待……” 提到七、八月份,杨仪突然想到了什么,连忙提醒道。 “说到这七、八月……主公于梓潼寄信归来,也是问军师是否具备北上汉中的条件?军师唤我去查粮库,方才我亲自去清点过了,如今的粮食便是支撑到明年秋收都颇为艰难,主公又从不劫掠百姓,如此北上的话,面对那阳平关的坚守,一旦陷入持久战,怕是……怕是军粮上将会捉襟见肘……” 听到杨仪的话,诸葛亮颔首,“府库的账目我也看过了……的确如此,看来……汉中一战也要推到明年的七八月份了……倒是……” 说到这里时,诸葛亮突然有些心神恍惚,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。 当即,他沉吟了片刻,还是决定说出来,“威公啊,其实主公致信归来,除了问询北伐之粮草外,还向我提到一事!” “何事?”杨仪睁大了眼睛,无比好奇。 诸葛亮则淡淡的说,“主公有意将关云旗从荆州调来成都……” 啊…… 不等诸葛亮把话讲完,杨仪下意识的张大了嘴巴。 他感觉不可思议。 要知道,就这半年……整个荆州发生了多少事儿,发生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。 要知道,在关麟一鸣惊人、一鸣冲天之前,荆州的局势不过是相持…… 可他一鸣惊人后,局势又如何? 不夸张的说,是关麟这个“逆子”成就了现如今荆州战场的辉煌…… 哪怕是传言中,这关麟一如既往顶着“逆子”之名,可不可否认,他与其父关羽配合……简直是珠联玉映、相辅相成! 这种时候,怎么能将关麟调到巴蜀呢? 他过来了?那荆州怎么办? 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? “军师,不可呀……”杨仪突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…… 诸葛亮却是挥手止住了他的话,“我知道你的意思,荆州好不容易到如此局面,不论何种目的,都不应该将云旗调入巴蜀!” “是!”杨仪重重的点头。 只是,诸葛亮的话还在继续,“但唯独在这件事儿上,我是支持主公的,因为主公召云旗赴巴蜀的目的,是要让他给阿斗做师傅啊!” 师……师傅? 杨仪目瞪口呆的凝视着诸葛亮,他感觉他好像听错了一般。 阿斗的师傅不是诸葛军师么?怎么…… 诸葛亮始终能猜透杨仪的心思一般,他继续解释道:“我教不了阿斗,主公也教不了阿斗,倒是关云旗……无论从能力、从关系、从才学、从机敏上来看,他都足以做阿斗的师傅,他可是能改变了云长的性格,或许……也能改变阿斗的顽劣……” 这…… 杨仪心头一顿,不由得喃喃: ——『阿斗哪里是顽劣啊?他分明是资质愚钝哪?』 偏偏这种话,他又没办法说。 他还是觉得这事儿,不能做——关麟必须待在荆州! “唉……”诸葛亮又深深的叹出口气,他淡然道:“威公啊,你、我都还年轻,可曹操今年六十岁了吧,主公只小曹操五岁,今年也五十有五了呀……” 只这一句话,杨仪的眼瞳就不由得睁大。 一下子,他全懂了。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,能活到六十已经是高寿,杨仪突然就能体会到刘备的苦心,也体会到诸葛亮的苦心。 如今的曹魏坐拥九个半州,其下城郡何止上百?克复中原,这哪里还是主公这一代能够完成的宏愿。 从这个角度讲,就算荆州这一对关家父子打的再是有声有色,再是将曹魏打的抱头鼠窜,那又如何? 未来……当主公老去,继任者的刘禅他能担起这份担子么? 这曹、刘天下之争的下半场?总不能是始终被乌云笼罩,不见晴空吧? 这才是刘备与诸葛亮最担忧的…… 也是比荆州的时局更重要十倍的地方。 呼…… 一时间,杨仪长长的吁出口气,他佩服于诸葛亮的洞悉力,也佩服于刘备的魄力…… “我懂了,还是主公与军师的眼界更远……克复中原也好,一统天下也好,已经不是曹操或是主公这个年纪能够完成的了……在这个年纪,一城一郡的得失,远比不上培养继承人重要!” 杨仪一番真诚而钦佩的话脱口后,尤是长长的吁出口气。 诸葛亮亦是缓缓站起,他摇头苦笑。 “只不过,这件事儿……终究是主公的一厢情愿,关云旗能否来巴蜀,这远非主公与我能决定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