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023节
书迷正在阅读:当无cp男主动了心[快穿]、和学霸互穿后、我在七零种蘑菇、炮灰觉醒以后[快穿]、怪物们的男妈妈[快穿]、救我于世间水火[快穿]、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、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、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、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
可另一些观点认为,交州本就是荆州扶持起来的,若是要取早就取了,何必等到最后,再加上关家父子的人品,还是值得信赖的,故而他们主张——出兵协助! 两种观点…… 两种看法如今已是在这大堂上针锋相对。 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士燮,大家伙儿知道,能决定交州未来的只有这位“老神仙”了…… 话说回来,士燮也是一把年纪了,这种时候……这样的问题,他又如何能算准?如何能下定最终的决定…… 帮还是打,观望还是协助。 这个抉择……关乎交州归属,更关乎士家永世之安,这……还真是个艰难的决定! 公无渡河! 公欲渡河? …… …… 第531章 关麟的眼界,开启大航海时代! 世外桃源,居民富庶,安详太平四十年。 这是士燮家族带给交州百姓最大,也是最直观的好处。 也正是基于此,大量中原百姓纷纷南下交州避难,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,促进了交州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普及。 可以说,与诸侯纷争、礼仪崩坏的中原截然相反,四十年来交州儒学兴旺发达。 儒学的传播在这里得到一次历史性的飞跃,交趾更是成为了南方……包括越国在内的学术文化中心。 也正是因为这些,当东吴亡国在即,当荆州请求交州协助出兵北击东吴,当时局的变换发展应接不暇,秩序又、又、又一次被打乱…… 整个交州从上到下都迟疑了,都纠结了,也都彷徨无措,茫然四顾。 那么问题来了? 交州固有的和平与安详的现状会不会也被打破! 归根结底,谁都不愿意破坏现如今交州的富庶安详,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引狼入室之人。 议论声、争执声还在继续…… “士府君既学问优博,又达於从政,处大乱之中,保全一郡,二十馀年疆埸无事,民不失业,羁旅之徒,皆蒙其庆,虽窦融保河西,曷以加之?交州上下,无人不衷心佩服,交州前途何去何从?还是……还是要请士府君抉择啊。” “士府君乃广信人,身本名儒,兄弟四人,拥兵据郡,岭海归心。然……中原丧乱,孙权、刘表皆窥南土,士府君几近动荡……如今,天赐良机……当于此时,以甲兵之力,西连蜀汉,北伐东吴,庶几比美桓文哉。士府君莫要忘了,那些年奉权节度,与虎为谋,受虎欺压之状!若无荆州,若无关家四郎,交州怕是已然覆灭也!” 最开始议论的还是那些士家族人…… 渐渐的,更多文绉绉的儒生、士人加入了这场争执,倒是态度……与士家族人一般无二,各执一词,寸步不让。 东吴,伐与不伐; 荆州,帮与不帮,俨然……已经成了整个交州“骑虎难下”的一个难题。 “大兄……”这次说话的是士燮的弟弟,九真郡太守士黄有,他的脸色也很挣扎,“到底是秦晋之好,还是与虎为谋,这些……谁也无法下最终定论,但这些年……关家四郎有恩于交州却是不争的事实,若无关家四郎的从旁助力,或许交州早就异主,彻底被那孙权霸占……从这点去想,我更倾向于这位关家四郎并无意霸占交州之土……是个值得信赖的盟友!” “三弟此言有失偏颇……”站出一步反驳的是士燮的另一个弟弟士壹:“局势会变,人也会变,我承认这些年,交州多得那关云旗助力,这才免遭东吴南下征伐,避免生灵涂炭。” “可同样这些年,士家也不吝钱财,慷慨资于荆州……今日荆州之强盛……北抵许昌,东至庐江,让那曹操惶惶,让那孙权丧胆,这中间……又如何没有我士家金银财帛之助力?云旗之恩情早已两清……可时局变幻,得陇望蜀……贪心不足蛇吞象……于我等而言,防人之心不可无啊!” 无疑,士黄有与士壹的话分量极重,也更能左右士燮的最终判断与想法。 此刻的士燮,越来越多的目光朝他投射而来,他知道……做抉择的时刻来临了,他沉吟再三,综合了所有人的提议,缓缓张口,“我意已决……交州从不参与诸侯纷争,以前如此,这一次也是如此,故而,这一次北伐东吴,我意……” 就在士燮张口之际…… “兄长……” 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自门前传来,是士武…… 只见他高捧着一个精致的檀木箱子,大步流星的跃过高高的门槛,步入此间大堂。 左右的一干儒生、士人连忙让开,任凭士武迈步向前。 “踏踏……” 步伐铿锵! 说起来,今年士武也将近六十岁,可仿佛在荆州,在关麟身边待了一年多,让他的气场远胜从前。 最直观的就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那一抹自信,有一种从“天朝上国”回来后的自信。 “大兄……”士武双手捧起那檀木箱子,郑重的开口:“这是云旗公子托我给大兄带来的礼物,其内还有云旗公子亲笔的一封书信,大兄不妨在看过这礼物与书信后再做最终抉择……” 唔……书信?礼物? 士武的话让士燮一惊,不止是士燮,此间所有人悉数都惊诧了一下。 紧接着,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那精致的檀木箱子上,很是好奇这檀木箱子里究竟藏着什么“礼物”? 不会是一把剑吧? 如果是那样,便是那关家四郎带来的赤果果的威胁了—— 甚至,如果是那样……如今的交州又能挡得住荆州的怒火,不,交州甚至不敢直面荆州的怒火,实力悬殊太大了—— 倒是士燮,短暂的迟疑过后,他怅然的张口:“不曾想,这个时候,还能收到那关小友的礼物……” 说话间,仿佛关麟的面颊又一次出现在了士燮的眼前,那张睿智、自信的脸颊,那双深邃……且永远如湖水般平静的眼瞳,让士燮印象深刻。 他还是缓缓揭开这檀木箱子,却见其中赫赫然是一幅舆图,不……不止是一幅舆图,而是整整三幅。 “是图?” “地图?” 周围的人也看的清楚。 “展开……”士燮当即命令,于是,一连三封舆图在整个大堂内一字展开。 第一封是一张囊括了大汉,却远远超过大汉的地图。 地图上标明了天竺; 标明了取代了安息帝国的西亚波斯帝国萨珊王朝; 标明了在萨珊王朝的打击下,丢失大片土地……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公国,不复强国地位的贵霜帝国…… 标明了刚脱离原始社会野人状态,出现了上百个部落级别的小国家,以及两个强大的国度邪马台国、狗奴国的小岛……这便是小日子的前身。 也标明了不复昔日之勇,进入兵祸连连的罗马帝国…… 毫不夸张的说,这些与东方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文明,以及处在中西文明交汇地带的贵霜帝国与萨珊王朝……让士燮,让整个交州所有文武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。 原来……这个世界不止是汉,也不止是魏、吴,在大汉之外……还有更博大的土地,在这些土地上也存在着特殊的文明,特殊的种族! “云旗……云旗小友送来这份舆图是什么意思?” 士燮不由得望向士武,询问这个待在关麟身边许久的弟弟…… “我也不知道……”士武摇头,只是示意檀木箱子中,那三幅舆图下还有一封云旗公子亲笔纂写的书信…… 士燮拿起书信,像是定了定神儿,他却又不慌着拆开了,他的目光扫过第二张舆图,这是一封海上的舆图……上面有箭头,像是标注了一条航线。 其中的名字……士燮颇为陌生,什么“中南半岛”,什么“南海诸国”,什么“印度洋”,什么“红海”,还有航线驶向“东非”和“欧洲”……这一个一个辞藻让士燮,也让整个大堂内的所有儒生、士人极其陌生…… 但好像,他们又能看懂……这是一条海上的货运之路,若然真的能够按照这舆图上所绘制的,那无异于又是一条大汉与西域各国连同的丝绸之路…… 区别在于张骞出使西域的……那是一条陆上丝绸之路,而这是是海上丝绸之路啊! 这…… ——『海上也能连接起诸国么?』 一时间,几乎所有人都被震撼了,舆图上这位关四公子所绘的内容委实让他们大开眼界,又仿佛是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。 这下,所有人对他的书信更好奇了。 然后是第三封舆图…… 这舆图竟比前两封还要大,大到“大汉”在这个舆图中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。 这个地图将整个天地间划分为了五大洲,无穷无尽的海洋将这五个大洲连接在一起。 而那大海的尽头,关麟除了标记出坐标外,还写着一个个奇怪的名字,比如马六甲海峡,比如霍尔木兹海峡,比如巴士海峡,比如白令海峡。 这些海峡……仿佛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! 大……实在是太大了,大到无穷无尽,无边无际。 大到根本就不可能望到尽头,而这副巨大的舆图上,赫然醒目的一行大字跃然而出: ——即将开启大航海时代! 大航海时代…… 好霸气的几个字啊! 这便是云旗公子的夙愿么? ……不,这分明是云旗公子伟大的宏愿! 士燮终于拆开了那份所有人望眼欲穿的书信。 而信笺中,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震慑到了他。 ——『士燮伯伯,我想……东吴亡国在即,你与交州一定会担心前门驱虎、后门进狼,担心我关麟贪心不足蛇吞象,觊觎交州之地……坦白的说,如果你、我位置调换,我也会有此担忧,但事实上,关麟绝不会如此做,因为关麟的眼界绝不止于眼前的一州一郡之地,而是放眼天下,俯瞰宇宙万物……』 ——『士燮伯伯,想必你已经看到那三封舆图,第一封乃是东亚现状,东亚不止有大汉,还有高句丽、有邪马台、有狗奴、有贵霜,交州附近,益州以南也有林邑国(越)、扶南国(柬埔)、堂明国(挝),中华之争执在于神器,可若因神器耗于内斗,如何将中华之版图雄阔?我最佩服的乃秦皇,不在于他横扫六合,而是因为他车同轨,书同文,建立大一统之中华,倘若无秦皇,今日之中华也将沦为林邑、扶南、堂明等弹丸小国,弹指之地,彼此攻伐,陷于内斗,朝不保夕!』 ——『天下一统,不在于诛灭逆魏,荡平东吴,此为内耗,真正的天下一统在于开疆拓土……林邑国船木茂盛、堂明国有金钻埋地,扶南国擅远洋航行,攻克东吴,麟方能征服此三国,后开启大航海时代,将那些土著之地归于中华,开启丝绸之路,繁荣天下!』 ——『基于此……麟将来的敌人会很多,或许会有比孙权、曹操更可怕者,基于此,麟更需要的是同盟之助力,是儒道文化之传扬,士家……士燮伯伯编纂《春秋经注》、《公羊注》、《谷梁注》,文化盛行,威望极高……便是越国境内,也只知士燮而不知道南越王赵佗……能得士燮伯伯助力,麟实乃三生有幸,至于交州,麟非但不会贪取,反倒是计划将东吴四郡之地赠予交州,小义匡正联盟,勠力同心,大义……麟攻天下,一统海内,则士家将中华文化传扬天下……』 这…… 还没有读完,可已经是振聋发聩! 数百字言真意切的话语,直让士燮看的痴了,乃至于振聋发聩……他立刻让文吏将关麟的这封信朗读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