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页
电话里并没有立即传来人声,反而泄出一口浑浊的叹息。显然,刘骥已经看到那些铺天盖地的通稿,并且深感惋惜。 “白彦。”沉默了片刻,他说,“其实在找你之前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,你也知道,演员的创作要一个心静的状态。如果放不下名禄和炒作,心是静不下来的。” “是,我也这么认为。” “之前,至晖跟我再三强调,说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演员。加上你确实有让我惊艳的镜头,我才试着联系你。” 白彦的声音谨慎又低微:“是,能够得到您的肯定,是我的荣幸。” 刘骥叹道:“但是,我很遗憾。” 白彦下意识抠紧了手机,指节因此变得惨白: “对不起刘导,这件事让你失望了。但恳请你相信我,从酒会到现在,我从没想过通过炒作的方式来争夺这个角色。” “这件事我并不能单方面判断。” “请您相信我。” “白彦,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问题。” “请说。” “流量,和演员可以共存吗?” 白彦的眼神暗淡下去——从目前娱乐圈的形势来看,不能。拿奖的文艺片没人看,评分低的商业片却收视长虹。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他安心演戏的时候,无人问津。 而这几年终于跻身顶流,却因为公司对资本和商业化的考量,选择剧本时,目标永远是符不符合大众口味,狗血玛丽苏自然也是冲在第一个。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剧情,即便收视不错,但口碑却根本拿不出手。 尤其在近几年,流量和演员的界线越发明显。退回去十几年,网络没那么发达,尚且没有“粉丝”这样的群体,有的只是捧场的观众。所以,制作方向来是通过影视剧本身来吸引观众。人们看的是角色和剧情。 这些年过来,粉丝效应越发狂热,制作方开始利用人来吸引眼球。尤其在尝到大流量人物带来的巨额关注之后,签约看的大部分是演员本身的流量和关注度,而非其与角色的贴合度,或者更进一步的,是否有完成这个角色的能力。 乃至这些年下来,人们已经发现,流量和演员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别:演员是工匠,能做出不同种类的产品。而流量,是资本家的产品。 直到现在,娱乐圈也没出现一个能抗收视,但同时又能拿大奖的年轻演员。好似演员和流量,是天生的分割体,一个在南极,一个在北极,永远不可能相遇。 “我希望,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来实现它。” “那么,期待你实现它的时候,我们再合作。” 白彦像被抽了一鞭子——已经拒绝得很露骨了。 他攥着手里的人物小传,还是不肯死心,“我给阿蛮写了一个小传,您可以看看吗?” 那边停顿了一秒,似乎咽回了直白的拒绝,“你可以发给我。” 白彦瞬间复活了似的,“好的!” 即便知道没可能合作了,但他仍旧为刘骥肯接受他的小传而欢喜。 “白彦,你是个拥有很多可能性的演员。你还年轻,要走的路还很长。所以,我希望这件事不要成为你的压力。” “嗯,谢谢刘导。虽然不能合作,但这段时间的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,我要谢谢您才对!” “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。对了,代我问候至晖,他公事那么忙,也要注意身体。” “好,我会把您的话带到。” 不提陆至晖还好,一提他,白彦心里又不是滋味了。 刘骥说了,如果不是陆至晖再三举荐,他不会有这样的机会。由此看来,陆至晖对他是很信任的。其实,不只陆至晖,他自己本来也以为这一次合作可以成功,但,就因为临门的一脚摔了,这扇他爬了九千级阶梯才触摸到的门,永远合上了。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合作的可能,那他心里会好受很多。但比失去还要难过一万倍的是,他本来可以。 “与刘骥导演相谈半晌,获益匪浅。对刘导卷入这场风波深感歉意,在此正面回应:我与刘导虽相逢恨晚,但近期尚无合作计划。相识即是有缘,请停止无端揣测。” 上午十一点,白彦更新了微博动态,猜测的,看戏的,争吵的,才终于等到一个瓜熟蒂落的结果一般,渐渐退去。 但随之而来的,便是发酵了一整个上午的声讨,以及嘲讽。 作者有话要说: 明天就是九月啦,还是老时间更新,更新后评论前三发个红包吧,祝大家九月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~ 第48章 “白彦现在已经沦落到靠炒作维持热度了吗?最近好像都没有进组的消息吧?” “吓死了, 还以为刘骥这么想不开要用他呢, 差点取关。” “都说了只是谈谈,白彦就算有心巴结, 那刘骥还是有自己眼光的好吧?” “自己不爱惜羽毛,拍烂片耍大牌,活该被大导演封杀。” “白彦整容怪——” “肯定是买通稿买得太过分了, 被刘骥警告了呗。” “楼上正解。刘骥可是拿过大奖的,谁愿意陪他炒作啊?” “看照片应该是张轩和魏佳辰的婚礼吧, 参加婚礼都要攀关系,真不愧是白彦。乞讨人设屹立不倒!” “白彦这次吃相好难看,路人都看不下去了。”